著名美术家刘勃舒因病于2022年7月19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87岁。刘勃舒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,中国画研究院(后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)院长,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,全国政协第八届、九届委员,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、顾问、研究员,中国文联荣誉委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。
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艺术家,他1955年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,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、中国画研究院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。他是中国画坛老一辈重要的艺术坚守者与开拓者,在素描、速写、中国画传统笔墨方面都有很深功力。
刘勃舒擅长画马,也兼人物。作为徐悲鸿大师的关门弟子,重写生、讲格调、以书法用笔入画。画面格调高雅,富有韵律感和时代感。主要作品有《套马》《大青山骑兵》《人畜欢旺年丰》《藏女》《牧马人》《采集民歌》《下乡》《朱德与白求恩》《万马奔腾》《文火慢炖见功夫_》《奔腾急》《大吉图》《牧羊之神》等。
刘勃舒《下乡》
刘勃舒画马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喜画群马,而且群马处于奔跃飞腾的状态中,气势磅礴,充满伟力。他认为“画群马能反映群体的力量与民族的精神”。虽然有时他也画一两匹马,但却能静中寓动,以个体奋发昂扬的神态表现群体的意气风发,因而气度非凡,精神饱满。另一个重要特点,是画马过程中突出一个“写”字。他笔下的马尽管丝毫不忽视结构动态的准确,然而却削弱了笔痕中“线”的比重。不管画什么形态的马,刘勃舒总是以迅疾回旋的线条去描写,去挥洒,线条劲健洒脱犹如草书,在为马传神的同时也抒发了时代的心声和画家的内心情感。
刘勃舒《套马》
多年的艰苦实践,刘勃舒继承了徐悲鸿大师画马的技巧和神韵,笔画更加豪放、洒脱,自成一派。
他的马结构严谨、神态飘逸、潇洒、雄健,尤其是近几年他画的群马图,那奔腾嘶鸣的壮烈场景,令人惊心动魄,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
刘勃舒《牧马人》
成名后的刘勃舒不仅在国内国外多次举办大型画展,许多画作还被美国、加拿大、法国、德国、英国等许多国家的博物馆所珍藏。但他仍然朴实坦然、耿直厚道、虚怀若谷、忠于艺术,他的优良品质得到画界同仁的赞誉。